此心安处是吾乡新居民有了新乡愁——盖北镇推进“以新管新”向管理要效率 | ||||||||
|
||||||||
近日,盖北镇联合村召开新居民临时党支部专题座谈会,交流联合村基层治理开展情况,开启“以新管新”基层治理新模式。 作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勤服务基地,盖北镇本地常住人口2.6万人,新居民近3万人,人员结构复杂,人口密度较大,对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三位一体”治理模式,“老乡判官”调解模式,“乡情自治”服务模式……近年来,盖北镇立足“以新管新”理念,探索基层多元治理新模式,解决新居民的服务管理问题。 去年初,盖北镇在联合村创建村级平安服务中心,建立“打防整治、矛盾化解、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长效治理机制,实现平安服务中心和村级警务站一体联动,先后接待多个乡镇的学习调研及多个媒体的宣传报道。组织平安志愿者、新居民党员、社区民警在人流密集的重点部位开展防电信诈骗、扫黑除恶、平安建设等宣传活动,做到人人知晓。 同时,组建由治安网格员、新居民专管员、村干部、乡贤乡警、法律工作者为成员的多元化大调解队伍,打造“1+2+N”多元化大调解机制,邀请老乡当“判官”参与调解,有效化解新居民矛盾纠纷,共同处理村级重大突发性事件。深入挖掘盖北镇“一家亲”调解品牌,继续扩大“以新调新,以外调外”的优势,积极融合法庭“诉源治理”工作机制,通过诉前引调合作,促进矛盾纠纷及时、高效、源头化解,推动形成“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矛盾纠纷解决理念和分层过滤体系。 盖北镇还成立新居民建立临时党支部,实现流动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营造“乡民乡心融乡亲、乡音乡情化乡愁”的浓厚氛围,吸纳新居民党员加入村级平安服务中心临时党支部,解决新居民党员长年在外务工、流动频繁,无法按时参加党组织生活、先锋作用发挥不够、缺乏组织“归属感”等实际难题。创建“老乡红袖章”志愿者队伍,每月开展红色巡宣、红色培训、红色帮教服务。 坚持“四色管理”,创新“旅馆式”平台,实现传统式管理向数字化服务转变。建设集“居住出租房、场所行业物品、矛盾纠纷隐患、管理服务对象”于一体的治安“四色”管理平台,制定红、黄、蓝、绿“四色”管理分级标准,新居民协管员、网格员开展常态化检查,对存在各类安全隐患或涉黑涉恶行为的及时上报,从严处理,从源头管理好出租房。 推动办证窗口下移至村,设立新居民服务窗口,延伸服务到基层,打通新居民登记管理“最后一公里”。创新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收集整合租户、园区、租客三者信息,实现意向摸排、信息发布、审核鉴证“三统一”,规范形成新居民“人来登记、人住管理、人走注销”的模式,收集相关租房和招工信息,为新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新居民服务管理“最多跑一次”。 “实行‘以新管新’服务模式,让新居民可以有问题找‘组织’、有问题找‘邻居’、有问题找‘老乡’,让我深刻体会到政府和组织对我们新居民的关爱。”已在盖北工作生活了14年的新居民沈天河说,每次回盖北总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们将全身心融入盖北大家庭,努力为盖北的经济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四川籍新居民欧美佐激动地说。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