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博士后工作站扩面升级提速 今年有望再添三所博士后工作站 | ||||||||
|
||||||||
12月5日上午,绍兴市人社局专技处副处长韩伟斌率队专程调研指导我区博士后工作,听取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三家在虞高校研究院负责人对于申请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各项条件及准备情况的介绍,进行现场踏看和审核,并表示充分肯定。 “距离上次召开在虞高校研究院博士后工作座谈会还没几天,几所高校研究院都已经行动起来,其行动之快超出预料。”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强有力的人才新政3.0版是高校研究院行动提速的催化剂。据介绍,人才新政3.0版再度加强了对博士后工作支持力度,对新建成的国家级、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别资助60万元、40万元,而工作站每招收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都将给予20万元日常经费资助及30万元生活补助,对出站留虞工作的博士后也将给予一次性10万元安家补贴。对于留虞且符合条件的博士后,还能享受上虞的人才政策补贴,尤其是最高达50万元的房票补贴。 而对众多已经落户上虞的高校研究院来说,上虞广阔的产业平台、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更是他们建站积极性大增的前提。“落地上虞几年来,我们已经建设完成了两大实验室,并实施了一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我们有学校人才资源、团队实力优势,也有与上虞多年合作的良性互动优势,再加上如今的博士后人才引进平台这项优势,我们非常有信心把工作站建起来、出成效。”最早落户上虞的浙工大上虞研究院院长许萌介绍。“我们已经上报两个博士后进站名额,学校已经快速给予答复,一周以内可以进站工作。”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崔志华欣喜地告诉记者,浙江理工大学依托项目制推进产学研成果转化的模式,决定了研究院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上虞大力鼓励研究院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将极大调动年轻博士后进站工作的积极性,加速人才流动。“我们不缺人才,缺的是平台、政策,上虞鼓励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将再度打开产教学研的空间,上虞对人才引进的魄力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可见一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虞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负责人李黎对博士后工作站设立充满信心。 “我们对博士后工作站的规划建设不止于眼前建起来,而是要不断扩面升级。”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努力推动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升级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升级为能够独立招生的博士后工作站,提升我区博士后工作站能级,破解高校博士后流动站名额限制的痛点。 同时,博士后工作站设点工作从企业扩大至高校研究院,再扩大至工业园区,以点带面,促进“产教学研”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虞就业创业。 目前,我区已建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5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6家,累计招录博士后33名,今年已招录进站博士后11名,数量居历年之最。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