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4小时学习,思想上富足,生活上充实--老党员方才源的79本读书笔记 | ||||||||
| ||||||||
83岁的老党员方才源每天坚持4小时学习和记笔记,近三年中记了上百本读书笔记,如今完整地保存了79本。“我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已经坚持了数十年,如果这些笔记都保存着的话,大约有几百本之多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笔记、《十八大报告》学习感悟、《党的作风建设》心得等等。翻开老人的笔记本,大大小小79本,端正的字迹,细致的红线标注,是他坚持不懈的学习记录和心得感悟。 “我喜欢看书记笔记还是从1955年开始的。记得当时爱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矛盾论》等,这些书在当时的实际工作中派上了用场。”老人告诉记者,自己从小没有读过书,靠业余时间自学才认识字。年轻时在农村做干部曾因缺乏调查研究偶有失误,后来在指导农民生产生活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取得了一次次成功,尝到读书的甜头。 因为年代久远,老人所记的笔记很多都已不复存在,但老人坚持看书做笔记的习惯却保留了下来。1993年老人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位上退休,仍然坚持每天学习4小时。上午2小时、下午2小时的学习,在老人看来就似吃饭睡觉那样不可改变。如果哪天有事外出,没有读书看报记笔记,这一天仿佛失去了什么。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落下的“功课”给补齐了。仅2009年以来,老人就记下了百来本日记,并完整地保存了79本。 老人读书读得仔细,遇到经典或不解处,他会用红笔一条条划出;笔记更是记得认真,书中的某一句话,报上的某一段文字,都会成为他解读的内容。读了《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他写下了“做一名党员要修身养性,保持党员本色”的感想;从《人民日报》上读到《中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后,他写了满满几页文字,认为活动“顺应了党心民意,符合广大群众的期盼”。 因为以前工作的关系,老人特别对党报党刊和政治理论类书籍感兴趣。在老人简单朴素的家里,靠墙处放着一排书架,上面整齐地放着《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大江南北》、《共产党员》、《上虞日报》等10余份书报杂志。靠窗处是一张旧桌,桌上笔筒里插得满满的圆珠笔,拿出来却一支也写不出。“这些笔都是我用完的,是它们陪伴我度过了退休后的每一天。”老人说,“读书让人聪明、让人开窍、让人与时俱进。”虽然很少与外界接触,但通过书报世界,老人思想上十分富足,生活上十分充实。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