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气象老人”许玉泉76年坚持每天记载风霜雪雨
发布日期:2011-05-10字号:[ ]
5月6日, 85岁的许玉泉老人已到生命最后时光,但他还在一撇一捺记着本村的“风霜雪雨”……亲戚好友们都劝他不要再记,他声音微弱地答道:“记气象对人们有用,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坚持记下去。”

  9岁开始观云识天

  说起家住章镇镇张村许玉泉,9岁开始观察天气变化,对气象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天观云识天,记下本村当天天气情况,至今整整记载了76年,家里积累了一大捆一大捆“气象手册”,无论是天气变化还是气温高低,都记得明明白白。

  翻开许老伯的第一本“气象手册”,记下的是1934年的气象。那年,晴天192天、多云46天、阴28天、雨99天,最高气温为37.5℃,最低气温为零下7℃。许老伯在结语中还写道:该年旱灾严重,农田几乎颗粒无收,像小甘溪自然村120余亩晚稻,只有一块泉水田收获了一罐稻子,因此人们将此地取名为“稻子罐”。

  许老伯有个习惯,每天清晨就出门仔细观察天气变化,夜晚认真记录一天的天气情况,就是半夜三更,只要一听到雨声,他就马上起床在日记中补写。哪怕是他有事外出,回家后问老婆,再完整地记下当天的天气变化。

  总能准确预报天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几十年与“老天爷”打交道,许老伯逐步摸透了规律,能从风向、云彩、温差、水气雾的变化来判断当日和近期的天气变化。

  逢天气有变,他总是提前告诉村民,为生活和生产服务。1961年初夏晴热的一天,正值晚稻播种季节,第四生产队正组织社员准备播种150多亩“农垦58”稻子。许老伯根据村东大湾山与花公山两山半山腰水气雾相接的特定现象,判断出下午将有大雨,他立即告诉队长说:“今天要下大雨,稻子还是推迟播种为好,防止被雨水冲走。”果然当晚雷电轰鸣,下起倾盆大雨。

  更为神奇的是,许玉泉在观云识天记载58年 “风霜雪雨”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项“观动测天”的新内容,他能从燕子高飞、蚂蚁搬家、蜘蛛结网、蝉儿鸣叫等20多种小动物的生活变化,来预测当天和近期天气的变化。如:燕子高飞晴天告,长翅低飞雨大报;白蚁灯下飞,大雨洪水起等等。逢小动物突变,他像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一样,向村民提前预报气象消息。2003年荷花初开的一天,本村两位种粮大户雇请劳力防治早稻纹枯病和稻飞虱。吃过饭,天空乌云密布,看样子要下大雨,就打算延期防治。许老伯获悉后,根据当天早晨观察到燕子高飞情况,预测当天不会下雨,就上门告诉对方。半小时过后,果然云散太阳又出来了。

  像这样准确预报天气的事,许玉泉老伯一生不知做了多少件,他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气象土专家”。在儿女们流泪送他最后一程的那天,许多村民含泪对他说:“一路走好,许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