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镇上的幸福村——走进汤浦镇汤浦村 | ||||||||
| ||||||||
出汤浦镇汤浦村村委,站在塘上,百米之远就是小舜江水库。紧挨水库的汤浦村村民每天接受小舜江水的滋养,吸纳着山地的灵气,过着城里人向往的幸福生活。近日,记者走近全省8个幸福样板城镇之一的汤浦镇,在幸福镇上的幸福村——汤浦村,与村民一起感受幸福。
物业租金村民每年有分红 汤浦村地处汤浦集镇,由上街村和下街村两个村合并而成,地理位置很优越,拥有不少的沿街店面,宾馆、超市和各种各样的小店,应有尽有,有的出租,有的村民自己在经营。村里光出租物业、店面,一年的租金就有140多万元。 “汤浦街上的店面房,大部分是我们汤浦村的,有村集体的,也有村民自己的,大约有六七十家。”村党总支书记宋元兴介绍,“去年村里拆掉其中10余间平屋出租房,新建了四层楼15间共3000平方米左右的物业用房,物业收入大大增加,过去一年的租金只有5.2万元,今年可望收到61.4万元。” 有了收入,就好办事。宋元兴告诉我们,村里每年的物业收入,一部分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一部分用作村民分红,每位村民每年能拿到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红包,村民人均收入在1.6万元以上。另外,村里每年为全村2170余位村民全额交付大病医疗保险,为近500位60岁以老人每人每年发放200元慰问金,光后两项,每年的支出就不下 40万元。 投入600余万实施基础设施项目 “近几年,我们汤浦村发生了很大改变,特别是新一届村班子上任后,年年都在搞基础设施建设,自来水装进了,老街改造好了,公路联网了,就连中心河也在整治了……现在的汤浦村变得更整洁更漂亮了。”在汤浦村采访,我们正好碰到负责村老年活动中心管理的俞大康老人,老人对近年来村里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一路向我们热情地作着介绍。 2008年以来,汤浦村已经实施了大大小小20余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入超过600万元,包括电网改造、老街硬化、自来水安装、村级公路联网、村服务中心修建、物业项目建造等等,改观了村容镇貌。另外,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今年汤浦村又招聘了8名清洁员,分片包干负责全村卫生保洁,仅这一块资金每年就需10多万元。 “基础设施的钱从哪里来?”宋元兴书记告诉我们,除了一部分来自物业租金外,更多的是靠争取上级支持。“自从2008年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就一直在为钱的事情奔波,争取上级在政策上的最大支持。”宋元兴实话实说。 从宋元兴办公室的窗口望出去,恰好可以望见正在治理中的中心河,他说:“这条河全长450多米,我们正在分段分层进行改造,计划花400余万元用3年时间把它整治好。” 幸福村里演绎幸福生活 汤浦村的马路两边一户一户紧挨着家庭工厂。宋元兴说,汤浦村大约有童装厂、绣花厂、印花厂、铜管厂等200余家大大小小的家庭工厂,大约85%以上的村民生活、生产都在本地,还吸引了1400余名新居民在此就业和生活。 村民宋全康家二三十平方米的绣花厂房内,三四个职工正在忙碌着。宋全康女儿宋静波一边干活一边告诉记者,自己喜欢在家里上班,可以工作家务两不误,她说,绣花厂已经开了5年,虽然比不上大企业赚钱多,但每年赚二三十万元还是有的。 沿汤浦村一赚路走,可见村民正在建造新房。统一的规划,统一的造型,构成了汤浦村新农村建设的一道风景。汤浦村党总支委员陶海松自豪地说:“按照新村规划,这个地块都是为无房户、困难户和危房户安排的宅基地,目前有26户农户正在搞建设。” 临走时,遇到村民吴根全乐呵呵地迎上来。一问才知道,吴根全家建造的两间三楼快完工了。“我家6口人,原来只有一间半二楼,根本不够用,而且还是危房,现在有了新房子,问题也就解决了。”吴根全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