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构建“四大机制” 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凝聚力
发布日期:2009-12-15字号:[ ]
近年来,上虞市紧紧围绕“凝聚党员、凝聚职工、凝聚企业”三大目标,积极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着力构建企业党员人才培养、职工联系沟通、职工权益保障、企业文化建设四大机制,提升企业党组织凝聚力。主要做法是:
1、构建党员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提升党员队伍先进性来凝聚。部署开展以把企业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技术骨干、把党员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培养成中高层管理人才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党员人才“三培养”活动,将一大批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凝聚到党的周围。全市已确定的623名企业入党积极分子中,生产经营技术骨干472名,占75.8%;6062名非公企业党员中,管理岗位人员和各类生产经营技术骨干4398名,占72.6%。
2、构建职工联系沟通机制,通过强化企业人本管理来凝聚。积极推广党员联系职工“三解”责任制、书记信箱、家访谈心、领导下车间“零距离对话”等做法,真心联系员工;大力实施党组织定期反映职工意见建议制度,引导企业经营者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员工食宿、交通、子女就业等困难,真诚关爱员工;及时指导企业建立职工帮困基金,组织企业党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困活动,真情帮助员工,使企业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
3、构建职工权益保障机制,通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来凝聚。建立健全市职工维权服务中心、乡镇职工维权服务站、基层工会职工维权服务员三级维权服务网络,出台《上虞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价标准》,部署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和“同是一家人”外来员工关爱活动,有力推进了企业职工维权保障工作;规范完善劳动用工制度,使全市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9%,保护和调动了职工积极性。
4、构建企业文化建设机制,通过建设企业先进文化来凝聚。强化企业党组织在建设企业文化中的牵头协调作用。通过加强对企业精神的提炼和宣传,推进企业核心文化建设;通过重抓制度的完善和培训,推进企业制度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文娱活动,推进企业表层文化建设,从而把广大员工的力量、智慧集中到企业共同的发展目标上,提升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四大机制”的构建,有力地推进了非公企业党建“凝聚力工程”建设,工作成效明显、意义重大一是拓展了工作领域,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在工作对象上,从原先局限于少数党员扩大到全体员工,使企业党建工作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工作内容上,从原先局限于抓党员队伍建设扩展到人才队伍、人本管理,使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有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在工作方法上,从原先“单兵作战”到强调党、工、团、妇联手共抓,使企业党建工作跳出了就党建抓党建的旧框框,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党建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也赢得了广大企业主的理解和支持,如天外天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织在业主的支持下,新建了面积1000多的党员活动中心,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多支撑。二是密切了党群关系,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企业党组织通过走访联系职工,拉近了与职工群众的距离,如新天龙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设立厂长信箱等活动,增进了党组织与职工之间、业主与职工之间的沟通了解,在企业中营造了合力向上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扶贫帮困,进一步凝聚了职工人心,如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先后为职工新建97套集资房和2套职工集体宿舍,并创办职工互助互济会,为职工因病求医、子女上学、结婚购房等临时性经济困难提供援助累计达157人次36.2万元,进一步密切了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关系。三是激发了工作干劲,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企业党组织通过培育职工共同的工作理念和价值取向,激发了职工当家作主的创造性,有力推进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如银川卧龙变压器有限公司由国有企业转制纳入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体系后,卧龙公司党委及时对银川公司职工大力宣传卧龙企业文化和制度文化,使广大员工转变了观念作风,企业很快扭亏为盈,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